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角 — 2022年寶藏巖第四季駐村計畫
分享:

活動日期:2022-12-03 ~ 2022-12-18

活動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角 — 2022年寶藏巖第四季駐村計畫

● 活動日期/2022.12.03 (六) - 2022.12.18 (日) (週一休村)

● 活動時間/11:00-18:00

●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十字藝廊、山城53號、邊境9號、邊境11號、邊境13號、邊境52&54號、邊境廣場

● 藝術家/卡米爾.布魯.瓦倫丁、鈴木英倫子Suzueri、伊曼紐爾・戴諾第、太田遼、車昕蔚、黑田惠枝

 

◢ 開幕導覽 ◣

集合時間12.03 (六) 15:00

集合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三角窗服務台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2022THAVS4exhibition 

 

◢ 表演活動 ◣

〈土地空〉 — 車昕蔚現場演出

活動日期&時間/12.03 (六) 13:00-14:30

活動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邊境廣場

⚠️ 原訂 12/11 的〈土地空〉演出活動由於天候因素取消,造成不便請見諒。

 

◢ 音樂會暨演後座談 ◣

《驅動鋼琴方程式》 — 鈴木英倫子(Suzueri)x 李世揚

活動日期&時間12.07 (三) 19:00-20:30

活動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哨所1樓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PianoPlayspPiano 

     

◢ 串聯展覽 ◣

「Pакија 普拉基亞」 — 林祐聖個展 

展期2022.12.03 (六) - 2022.12.18 (日)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轉角2號

 

◢ 展覽論述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每年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策展人與研究者,促進臺北與不同地區的藝文社群產生連結,交織與累積豐富且多元的創作能量。2022年10月臺灣政府鬆綁防疫政策,重啟後疫情時代國際交流的各種可能,寶藏巖第四季駐村計畫展覽邀請六位國外駐村藝術家,從他們自身文化與生活的觀察,以及在寶藏巖駐村的探索與創作,回應臺灣甚至跨國的當代社會議題,如同在歐幾里得幾何學中,「角」是由兩條不平行的線彼此交會時所構成的空間,從零至三百六十度,或正或負,呼應著群體與事件中不同角色與視角的彼此碰撞下,可能存在著更寬廣的理解方式。

 

黑田惠枝收集寶藏巖居民的二手衣物,縫製一隻隻擁有著像是動物又如人類四肢的虛構玩偶「Mokemokemono」,在不確定的形態中,反映著寶藏巖過去到現在的生活記憶,間接思考自我的存在。車昕蔚透過觸摸臺灣的陶土來理解寶藏巖的地理特質,並製作陶器皿觀察其與環境、藥草所產生的改變,視覺化時間的概念,反思在快步調的資本主義社會下,人類看待土地與時間的方式。

 

另一方面,鈴木英倫子(Suzueri)延續過往的聲響實驗創作,並在此次展覽中使用從臺灣採集而來的二手物品與坊間流傳的鬼怪奇談,製作光影裝置討論虛與實之間的關係,挑戰對於文化或物品的既有認知。太田遼走訪臺灣的大街小巷,發現為了防盜而加裝的「鐵窗」時常無聲無息地延伸成為私人住宅空間的一部份,進而嘗試翻轉室外與室內觀看鐵窗的視角,探索鐵窗在私與公領域的模糊狀態與界線。

 

從臺海的緊繃關係到烏俄戰爭,卡米爾.布魯.瓦倫丁觀察到全球正在面對的政治角力及暴力威脅,以抗爭運動和軍事遊行中常使用到的煙霧與煙火進行創作,描繪其中脆弱的和平以及潛藏在集體的聲音。伊曼紐爾・戴諾第運用攝影、多頻道錄像與VR裝置,從神話、科幻、哲學、量子力學以及當代社會中,搓揉奇幻世界的想像與反烏托邦的論述,思考現實、虛擬與超現實之間的邊界。

 

「角」展覽藉由駐村藝術家各自的創作,尋找在看似侷限的空間裡存在著的不同可能性,無論是生命與記憶的存與未存之間,分針與秒針的過去與未來之間,政治斡旋的黑與白之間,影像的現實與虛構之間,試圖在二元價值觀的兩端 ── 善/惡、快/慢、男/女、文明/野蠻、自由/專制 ── 找尋一個安身的角落、角色與觀看的角度。

 

◢ 藝術家介紹 ◣

 

黑田惠枝

以廢棄衣物作為主要素材,黒田惠枝透過 3D 建模的概念,製作填充動物玩具、娃娃和雕塑,其成品是名為「Mokemokemono」的虛構生物以及運用他們製作的裝置,他們就像是我們的另一個自我,持續地在存在的不確定性中找尋答案,同時也探求著他們的個別存在、起源、與他人及環境的關係。雖然 Mokemokemono 的外型借用了動物的形貌,但他們的姿態和外表上卻擁有人類的特質,黑田惠枝相信可以透過 Mokemokemono 去找到自我。

 

黒田惠枝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資訊藝術學院。過去曾參與許多展覽及駐村,像是2019年的種子島宇宙藝術季(鹿兒島,日本,2019)、九州藝術館和釜山文化基金會/虹梯藝術中心的交換進駐計畫及天堂藝術進駐的松戶 QOL 獎駐村計畫(千葉,日本,2020)。

 

車昕蔚

車昕蔚以材質為中心的創作實踐,透過靜觀媒材的變化體驗深闊的時空,抵抗商品化的時間概念。長年往返家鄉新加坡和加拿大的雨都溫哥華,擁有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學士(2015 年)以及艾蜜莉卡藝術及設計大學藝術碩士學位(2022 年)。大學曾獲國家藝術協會海外藝術獎學金,並於 2017 年獲青年人才計劃獎金。透過吉隆坡國家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藝術協會的支持,作為藝術療癒的實踐,她與社區合作,創建了恐懼與影子庫。

 

近期影片〈Laying Ground〉獲得 2022 年林德獎(Lind Prize)提名。此部作品探索水與陶之間的律動,藉由動態影像捕捉千遍變化的陶土形態,邀請觀眾跳脫資本主義下快速的時間概念,更緩慢且深刻地體驗地質循環裡隱藏的深邃時空。

 

鈴木英倫子(Suzueri)

Suzueri,又名鈴木英倫子,是一位現居京都的聲音藝術家和即興表演者。Suzueri的演出和創作用上複雜的自製裝置,並結合鋼琴,去演奏迂迴曲折的聲音。她最近著重於探討樂器及其意像之間的留白與敘事性。

 

Suzueri 持續定期與日本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合作舉辦即興和聲響藝術的現場演出或活動。她最近的動向包括參與2022年東京電信互動藝術中心「遊玩的工具」聯展、2019年智利「海嘯藝術節」,還有2020年於東京Ftarri發行個人專輯《Fata Morgana》。此外,她也在2022年入選「第24屆日本媒體藝術節」評審推薦及亞洲文化協會的紐約獎助計劃。

 

太田遼

1984 年出生於東京,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碩士學位,成長於環境舒適的 80 年代的東京郊區,也許是因為這樣他對於老套和無特徵的場域特別有興趣,近幾年他特別關注自身和異地風景之間的關係,這也促成了他在南韓的創作。太田遼的創作多和建築與場域相關聯,他的作品形式包含了影像、攝影、雕塑和裝置。

 

卡米爾.布魯.瓦倫丁

卡米爾.布魯.瓦倫丁1995年出生於巴黎,目前活躍於國際的視覺藝術家,青少年時期成長於新喀里多尼亞的經歷,讓她從小就具備了文化融合的覺察。

 

2018年畢業於南特藝術學院(Fine Art School of Nantes),而後布魯.瓦倫丁花費許多心力將社會政治的脈絡融入其詩歌作品。另透過歐盟的「伊拉斯謨計畫」,藝術家開始在土耳其展開其關注國際城市的研究。其後她短居在塞拉耶佛這個歷經戰亂的地區,繼續進修研讀戰後國家藝術作品的課程,她認為藝術在無論戰爭期間或是戰後,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紀錄媒介。藝術家持續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持續她的研究創作,也曾到訪黎巴嫩、馬利、法國。接下來她將會在臺灣進行駐村計畫。

 

伊曼紐爾・戴諾第

伊曼紐爾・戴諾第於1987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現居住和工作於安特衛普和米蘭,是一位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專注研究將暴力正常化的過程及人類/非人類社群對於令人震驚的事件或災難性事件的反應。難以發生、難以察覺和難以想像是他作品的的關鍵字,他的創作方法是以影片、攝影、沈浸式裝置和虛擬實境裝置等方式書寫反烏托邦敘事作為根基。

 

近期參與的展覽和藝術節包含:動態影像博物館(美國)、里約熱內盧現代藝術美術館(巴西)、鹿特丹新機構(荷蘭)、世界文化中心(德國)、布思豪布爾藝術中心(比利時)、巴黎/柏林相遇國際錄像藝術節(法國)、特拉維夫美術館(以色列)、國立當代藝術館(葡萄牙)、雷克雅維克國際影展(冰島)和哈德遜谷當代藝術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