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艾莉卡·波維洛尼特
艾莉卡·波維洛尼特

Erika Povilonytė 是一位立陶宛裔視覺藝術家,目前定居於法國。她的藝術養成始於家鄉,並曾於第戎國立高等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t de Dijon)與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求學。

她的創作圍繞著覆疊(overlay)的概念展開,探索不同時間性、觀點與材質之間的交織與交錯。她試圖描繪遠古與永恆之間的連結,並探討脆弱性與紀念性之間的張力。由於對紙材格外著迷,她以繪畫與裝置藝術等形式深入研究此一媒材。

Erika Povilonytė 的作品曾於多個展覽空間展出,包括:立陶宛維爾紐斯的 MO 當代美術館(MO Museum)、立陶宛克萊佩達的 KKKC 展覽館、法國第戎的 Galerie Interface、法國伊蘇丹的聖羅克醫院博物館(Musée de l’Hospice Saint-Roch)、以及加拿大蒙特婁的 Livart 當代藝術空間等。

分享:

駐村日期:2025-09-15 ~ 2025-11-23

駐村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艾莉卡·波維洛尼特的創作實踐關注生成與衰變的過程,特別聚焦於缺席、轉化與物質感知等概念。脆弱性貫穿於她的作品中,不僅是視覺上的呈現,也體現在她專注於紙張這一單一媒材的運用上。紙,如皮膚般薄透、如夢般脆弱而漂浮,在她的手中被視為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存在——既細膩亦強韌。紙張在她的創作中不只是媒才,更是具有空間與結構潛力的材料核心。

艾莉卡·波維洛尼特對亞洲手工紙的歷史與技法懷有濃厚興趣,並計畫於臺灣深入探索傳統造紙技藝。此次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期兩個月的駐村期間,她將與位於臺灣中部埔里、擁有悠久歷史的廣興紙寮合作,觀察其紙張製程,並親自參與抄紙實作,進而製作出屬於藝術家自己的紙張。

駐村計畫將結合在臺北工作室的研究與埔里的田野調查,旨在深化她對紙材纖維與造紙方法的理解。她期望藉此創作一系列與在地工藝師對話的作品,除了繪畫實踐之外,也突顯紙張本身的質地與詩性。計畫將融合實驗性與過程導向的創作方法,建立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語彙之間的連結。

本駐村計畫獲得立陶宛文化委員會(Lithuanian Council for Culture)的支持。

https://www.instagram.com/liutulis/?hl=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