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Re-tracing Buro
Re-tracing Buro

Re-tracing Buro 是由旅居巴黎與首爾的獨立策展人沈昭美(Somi Sim)與視覺藝術家朱利安・夸涅(Julien Coignet)於 2017 年共同成立的城市研究團體。他們的研究主要以城市探索為基礎,試圖揭示某些可觀察現象背後的邏輯。他們批判性地檢視重塑城市空間、都市自然與公共領域的力量,並特別關注新自由主義的商品化過程與技術官僚式(technocratic)的介入。

透過研究導向方法,他們製作並發表展覽、策展計畫、公共藝術裝置與出版品。他們的合作創作持續探索城市轉型與社會文化狀態的影響,並試圖跨越藝術、策展、城市研究與文化研究等領域。

分享:

駐村日期:2025-09-01 ~ 2025-11-23

駐村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綠色機器:遷移〉

 

在〈綠色機器〉(2023-至今)這項計畫中,Re-tracing Buro追溯了百年間樹木在當代城市空間中的被迫遷移與再現歷程,時間橫跨自工業革命初期至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當下。繼 2023 至 2024 年於首爾與巴黎展開的研究後,Re-tracing Buro預計於 2025 年在臺北進行更深入的延伸研究,計畫名為〈綠色機器:遷移〉。

本研究將聚焦臺北市內處於定居與遷徙之間的樹木肖像,探討其棲息地如何逐漸遭到侵占。本計畫的起點,源於朱利安・科涅(Julien Coignet)於 2018 年在新北市某處新建社區拍攝的一張照片,畫面中出現成排成列的大量樹木,成為此次研究的契機。

在臺灣,族群與文化多元共生,樹木也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人行道的榕樹,其根系甚至比任何建築物都更加堅韌。然而,即便是這些深根植物,也常因城市空間維護、私人財產保護或都市更新等理由而被砍除與遷移。在「種植資本主義」的邏輯下,樹木成為日常的催化劑,用以提升土地價值、房價,甚至階級象徵。

無論是淺根還是深根的樹木,都被迫遷移與修剪,如同接受整容手術一樣,以符合城市空間、公園、花園或花盆所規範的審美尺寸與形狀。甚至有越來越多「假樹」的影像出現在施工圍籬與商品展示中,作為一種漂綠式的消費手段。

 

本研究期望引發以下議題的討論:

1.當代城市美化、都市更新與文化再生等審美實踐,是如何透過裁剪、塑形與破壞的過程,瓦解一棵樹原有的複雜生態系統,並將其扁平化、商品化為一種影像?

2.在都市更新、建築與設計等領域中,被拔除與操控以符合人類需求的樹木,是如何在政治、社會與經濟層面遭到遷移,使自然變成一種新的殖民形式?

3.在面對自然商品化的過程中,藝術又能如何介入,成為批判意識與公民實踐的媒介?

https://retracingbu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