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金旼貞
金旼貞

金旼貞 (Minjung Kim) 探索動態影像的物質性與光學特性背後的社會文化結構,於電影空間與展覽空間之間遊走。她檢視結構電影 (Structural Film) 的屬性,如膠卷長度、濾鏡、快門與鏡面,不僅揭露建構性虛構敘事的「標準」或「準則」,同時也遮蔽了其外的可能性。

她曾在韓國首爾的弘益大學主修視覺傳達設計,並於加州藝術學院取得電影與錄像藝術碩士學位。其作品曾於柏林國際影展、維也納國際電影節、雪菲爾德紀錄片影展、多倫多國際影展、愛丁堡國際影展、首爾獨立電影節、南韓國際紀錄片影展、以及南韓的Doosan Gallery Seoul, Insa Art Space, Gallery SONGEUN等國際影展與媒體場域放映。

她曾獲韓國Exis獎、Seoul Intl. ALT Cinema & Media Art Festival最佳韓國提案獎、以及美國安納堡影展最具潛力導演的Tom Berman獎。目前定居於南韓首爾。

分享:

駐村日期:2025-09-04 ~ 2025-11-17

駐村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X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高陽藝術工作室

在韓國濟州島和日本沖繩拍攝後,旼貞開始意識到歷史悲劇現場與攝影機鏡頭之間所存在的距離。作為一個在海外紀錄悲劇歷史地點的過程的異鄉人,她對於如何呈現並非自身經歷的歷史有了更深層的理解。透過這種身體與文化上的距離,旼貞不斷思考:歷史是如何根據地點與觀點的差異而被截然不同地感知?

許多東亞國家的歷史彼此交織,共同經歷了日本殖民統治,或是日本與中國之間的情勢,而這些歷史的痕跡至今仍烙印在地景之中。這樣的意識促使她擴展原本從濟州島洞穴出發的提問:一位影像創作者,如何在不扭曲或抹除的前提下,呈現過去的悲劇現場?

這個問題最初引導旼貞前往沖繩,而今則帶領她來到臺灣。旼貞計畫探索臺灣中部與北部山區的天然洞穴,正如同韓國,臺灣在二戰期間也曾受到日本統治,當時日軍亦利用洞穴作為防禦工事。這些空間承載著因戰爭及日後兩岸衝突所留下的特殊故事,其脈絡與濟州島或沖繩的歷史都不盡相同。

臺灣獨特的氣候、植被與地質條件所構成的全新地景,將進一步影響旼貞拍攝的方式。透過探索這些洞穴,她希望學習時間如何改變歷史現場,以及不同文化視角如何影響其保存與意義。這趟旅程也將幫助她反思自己作為一位藝術創作者,如何回應與自己無直接關聯的歷史。

旼貞計畫使用16毫米膠卷與數位攝影機進行拍攝。

kimminjungfil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