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何彥諺
何彥諺

生活於台北。自天文、考古和地理知識中汲取靈感,創作多來自個人感性經驗於當下之觀察。以空間裝置、影像、雕塑及文字為媒材,擅長運用物件所勾連的記憶與情緒,創造具敘事氛圍的場景,透過空間中身體經驗的重組,捕捉時空交織下現實和虛構的連繫或鬆脫。

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高雄獎入選、臺南新藝獎、桃源創作獎優選獎等,作品展出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鳳甲美術館、濟州四三紀念公園(韓國)等,於伯斯當代藝術中心、首爾藝術空間-衿川駐村。

分享:

駐村日期:2025-01-31 ~ 2025-03-28

駐村地點:澳洲伯斯當代藝術中心

此計畫源自個人於考古研究室打工期間,經手的一批史前海島文化標本,其文化(Lapita Culture)以帶有繁複紋飾的陶器為主要發現,分布於 3000 年前太平洋及大西洋海島群間,在南島語系的知識架構下,與台灣、島嶼東南亞和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建立起深厚淵源。數千多年後的今日,這批近百年前出土的文物,因跨國學術交流而展開第二次文化傳播旅途,足跡遍及澳洲、歐洲和台灣。

此次駐村計畫循著這批文物於當代的傳播路徑,思索考古及博物館分類系統下的運作機制;透過個人與文物相遇的過程和經驗,發現文物如何於現今社會中延續其生命,觀察原住民傳統文化在城市中的痕跡和關係。於駐村期間,拜訪當地人類學博物館、考古研究機構及當地文史工作者,認識搜集西澳原住民和史前海島文化的資料,並對於文化圖像/紋飾的共通性及材料使用進行研究。從澳洲原住民文化中「傳唱路徑」(Songlines)的概念出發,沿著祖先遷徙的路徑、語言傳播的過程、物品貿易路線、考古學術交流網絡⋯⋯透過這些跨越時空及尺度的多重敘事線,窺見不同知識建構系統下,人們想像或詮釋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