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場地/住房清單
館別 空間 時間 費用 保證金

SWIPE DOWN

SCROLL DOWN

:::
艾瑪・巴斯韋爾
艾瑪・巴斯韋爾

艾瑪・巴斯韋爾是一位藝術家、策展人和設計師,對於政府制度、經濟和文化充滿興趣,特別是對於地點、身份和社區等關係的建立。她的作品從祖母和母親傳下來的母系傳統手工藝和編織技術中獲得素材靈感,同時進行對於媚俗美學、短暫事物以及國家身份認同的進行深思熟慮的研究。她目前的作品關注工藝、勞動、政治和神話的交匯,最終以大型編織作品呈現,這些作品融合了藝術史片斷、現代人的焦慮以及有關階級和公平的議題。
巴斯韋爾在伯斯和弗里曼特爾經營過好幾個由藝術家所經營的空間,並在澳洲各地辦展和策展。2011年,巴斯韋爾曾在義大利科莫的安東尼奧·拉提基金會做為駐村藝術家,並參加了2015年澳大利亞藝術委員會威尼斯雙年展的專業發展計畫。2020年,她的作品在西澳藝術館舉辦了個展,2021年她作為展出藝術家參加了伯斯藝術節,和由安妮卡·克里斯滕森策劃的「愛在明亮的風景中」展覽。她是2022年古拉哈圖普·希斯科特的TILT藝術家,並在2023年成為蘭姆齊藝術獎的決賽選手。最近,她的作品參加了2024年的印度洋工藝三年展。

分享:

駐村日期:2025-03-19 ~ 2025-05-13

駐村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X 澳洲伯斯當代藝術中心

駐村計畫經由比較伯斯和臺北,探討勞動、紡織品和工業之間的複雜關係。雖然這兩座城市都受到其殖民歷史和靠近水域的影響,但它們在工業發展上卻有著巨大的差異。臺北在1960年代作為製造業重鎮的崛起,不僅改變了其經濟,也影響了社會結構,將這座城市定位於紡織和半導體產業的核心。相比之下,伯斯的工業面貌演變較慢,特徵是對進口的依賴增加和日益擴大的經濟不平等。

駐村期間,她致力於創作一系列大型編織作品,以回應在臺北進行的研究。這個計畫深入探討一個地方的工業發展軌跡如何塑造文化身份以及與生產的個人聯繫,特別是透過工業遺跡、勞動和性別的視角。藝術家計劃與當地的工藝師、學者和策展人合作,以深化對紡織產業的理解,學習新的技術並蒐集有關勞動和工藝的口述歷史。

https://www.emmabuswell.net